电脑使用VPN防止路由器监控
最近几年,虚拟电话诈骗成为一种常见却难以根治的社会痛点。许多人深受其害,却始终无法明白:为什么境外的虚拟号码能如此轻易地拨打进来?
更令人不解的是,相关部门的沉默。一方面,工信部和三大国有电信运营商至今没有就虚拟电话的问题给出清晰的解释;另一方面,专家们的论调更像是在混淆视听。
要知道,虚拟电话无论来自缅甸、柬埔寨还是其他境外地区,要拨打到中国用户,必然要接入中国的通信网络。这是个很清晰的逻辑:所有国际通信,最终都需要通过中国电信、移动或联通的骨干网络完成。
这一点让人想起几年前的“垃圾短信”问题。那时,人们对每天收到的大量推销短信不堪其扰,而运营商则总是以“技术难度大”为借口推脱。
然而,当监管真正出手,短信拦截技术迅速得到了落实。今天,垃圾短信的数量已经大幅下降。由此可见,技术难题往往只是执行力度不足的幌子。
虚拟号码的运营商在境外,但它们的利润来源却高度依赖于接入中国市场。与其相关的灰色产业链,从卖号商、技术中介到实施诈骗的团队,分工明确电脑使用VPN防止路由器监控、合作紧密。而国内运营商如果严格封锁这些虚拟号码,可能会直接影响部分国际通信业务收入。这种利益纠葛,或许是问题无法根本解决的症结所在。
但归根到底,通信行业本质上是一项公共服务,保护用户的安全应该永远排在第一位。这也是我对三大国有电信运营商感到失望的原因。它们不仅掌控着我国通信网络的核心,还肩负着维护社会信任的责任。面对虚拟电话问题,为什么它们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担当?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是全球黑客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每年针对中国的网络攻击中,有大部分来自境外。但即便如此,中国的网络安全体系仍然做到了高度的防御与拦截。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培养专业团队,开发高端防护技术,使得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很难真正得逞。
对比来看,通信网络与网络安全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有决心、有执行力,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大部分境外虚拟电话拦截在国门之外。问题是,这份决心是否存在?
通信网络不仅是技术设施,也是关乎国民安全的重要基建。我们需要对运营商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义,不再仅仅把它们看作盈利机构,而是要明确其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