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wifi 用vpn速度慢
电信网络诈骗和“套路贷”诈骗是两种新型的诈骗,相关规范性文件就办理两类诈骗案件作了特别规定,故在实践中需要甄别涉案诈骗行为是属于普通诈骗还是电信网络诈骗或者“套路贷”诈骗,以便精准适用法律规定。
近年来,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根据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条的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是新型诈骗,是否构成诈骗罪,须在诈骗罪构成要件下进行评价。较之普通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是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故此,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具备电信网络诈骗的行为特征。
虽然电信网络诈骗通常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的犯罪,但不宜将凡经电话、社交软件等通信工具联络实施的诈骗犯罪均认定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例如,针对特定人通过电信网络联络实施的诈骗犯罪不属于电信网络诈骗。但是,向不特定人员发布虚假信息,实施“钓鱼型”诈骗的,不论是否骗取到财物,宜认定为电信网络诈骗。对有目的地获取具有某类共同特征的公民个人信息,或者通过购买等手段获取批量公民个人信息后,通过电话、网络实施“精准诈骗”的,因为被骗者在一定范围内仍具有不特定性,属于电信网络诈骗。
因电信网络诈骗采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故较之普通诈骗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第一,危害后果更为严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隐蔽,又通常采取集团化、专业化方式作案,被害人数众多且分布广泛,涉案赃款数额巨大且转移迅速难以追回,案件侦破难度极大。第二,犯罪波及面更广。电信网络诈骗技术含量高,花样翻新快,行为人精心设计骗局,针对不特定人作案,波及人数多。电信网络诈骗不仅直接侵害被害人的财产权益,还引发、诱发、滋生大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等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严重干扰电信网络秩序,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危害性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的严重社会危害性,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诈骗罪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在诈骗罪幅度数额标准内选取最低且确定的数额标准,体现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刑事政策精神。
“套路贷”诈骗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类型诈骗。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套路贷意见》)第一条规定:“‘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形象地说,“套路贷”即“套路+贷”,具有三大本质特征,即行为目的非法性、债权债务虚假性和“讨债”手段多样性。
根据《套路贷意见》第三条的规定,实践中,“套路贷”的常见犯罪手法和步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一是制造民间借贷假象,如借款20 万元,被骗签订50万元虚高借款合同;二是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三是故意制造违约或者肆意认定违约,如借款10万元,签订30万元虚高借款合同,肆意认定违约后,要求借款人偿还30万元;四是恶意垒高借款金额,如借款20万元,经两次平账后要求还款 50 万元;五是软硬兼施“索债”,如采取非法拘禁、殴打等暴力手段,或者采取喷油漆、堵锁眼、送花圈等软暴力手段。需
要注意的是,“套路贷”是对一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并非《刑法》中的概念术语。换言之,具有“套路贷”行为特征的,是否构成诈骗罪等犯罪,须在《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之下进行评价,而决不能以“套路贷”的行为特征取代《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为此,《套路贷意见》第四条规定电信wifi 用vpn速度慢,实施“套路贷”过程中,未采用明显的暴力或者威胁手段,其行为特征从整体上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财物的,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此外,《套路贷意见》并未规定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故对构成诈骗罪的“套路贷”,需根据2011年《诈骗解释》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同时考虑“套路贷”往往涉黑涉恶,故一般应体现依法严惩的刑事政策精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